如何制定毫不费力的学习计划?
发布日期:2023-03-04
浏览量:39
参加高考的学子,考第一和考倒数第一的人,其实他们的书单和套题是一样一样的。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关键不是信息来源的差距,而是学习意愿和学习方法的差距。那到底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才是最有效的呢?回忆过去的学习经历会发现,那些学得好的知识都是有很多实践经验在里面的,而没有实践的那些学习,基本上就是属于忘光了。
那么美国有个社会学家、教育学家大卫库伯就曾经提过一个经验学习圈的理论,他认为说经验学习的过程有四个循环,包括具体经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和付诸行动。但是我们在看书、上课,或者说在其他非经验性的学习的时候啊,其实这个循环的流程是不一样的。我们的起点不是经验,而是先接纳了作者或者说老师给我们概括好的普适性的理论。学习完了这个抽象的概括的理论之后,然后用这个理论去实践和解决具体的问题。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呢,我们采集和自己的经验,然后不断的反思经验和理论之间的差距,最后抽出来适合自己的一套理论方法。
那么经验学习和非经验学习其实循环上来说是一样的,但是它的起点不一样。对于这种抽象理论开始学习的方法,如果我们简化一下,可以得到一个模型,这个模型我们就叫做知行思模型。那么也就是先学习理论,再付诸行动,最后根据实践经验进行反思的过程。那为什么说听微课、看文章、听音频的时候总觉得自己学到了,但是最后好像又用不上,对自己的事业没有进步呢?

道理就在于只有输入,并没有输出和反馈机制,它整个闭环并没有形成。那好,接下来跟大家分享四个学习步骤。
首先在正式的进入我们的学习步骤之前,你的确立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呢不仅是学习的根本目的,还会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那一方面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没有目标很容易轻易就放弃了想想啊,算了吧,但是有了目标的激励,就有了克服困难的动力,另外一方面,完成一个阶段性的目标会让我们更有成就感,那么这种成就感也是一种激励。当然了,确立目标并不容易啊,有三个注意点。

首先这个目标是可度量的,目标可度量最大的意义就在于我们在这个学习的过程当中需要收获反馈。
第二点叫做目标大小要适当,这个目标的大小应该设置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太小的目标没有意义,太大的目标无法完成,就会打击你的自信心。所以呢这个目标应该是略有挑战性,实现起来没有那么容易,但是稍微努力一下,还是可以完成的那一种。
第三条叫做目标最好可以场景化,那既然目标是起到激励作用,那么一个场景化的目标就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这个作用,接下来我们要进入这个正式的学习节奏了,首先第一步叫做知,就是一个科学合理的目标设定之后啊,就可以进入这个学习循环圈了。那么学习的第一步呢就是知,知道得知,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我们在理解知识的时候啊,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样的知识是没有办法应用的。
那怎么样才能更好的学习到新知识呢?首先看清树木,那么你对这个知识点本身啊要理解透彻,如果一个理论,不能理解,那么你即使能应用,很可能其实只是碰运气而已啊,你无法控制整个过程,最后控制整个结果,完全是听天由命的感觉。这是其一,其二就是你要看见森林,这个数目看清之后,你要往后退一步,你要把这个海拔拔高一点,你要看看周围的森林。那么这个语义学理论当中认为就是人脑当中有一个词库,储存着每一个词汇可以搭配的聚会应用的场景,某一个词汇只有嵌入整体的结构才有完整的信息,才能被人顺利的使用。其实知识点也是一样的,你孤立的知识点你是没有办法应用的,那么只有在你的大脑当中形成完整的回路,知道这个知识点用在什么样的领域,具体如何起作用,才能够顺畅地使用它。所以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先把知识点本身的结构梳理清楚,然后再把它放到大脑里的框架当中,才能开始应用。
第二步叫做行,这个行啊就是实践时要用到的方法,我们叫做刻意练习。那么首先第一点,关于课例练习,人们有一个误区,就是以为大量的练习简单的重复就可以了,其实没有那么简单,真正有效的练习就是刻意练习,要满足四个条件首先你得在学习区域内大量重复、专注和持续获得有效的反馈。

这里呢重点解释一下什么叫学习区,那么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会有三个区域,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舒适区就代表你已经完整地掌握了,你毫无压力。而学习区呢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你需要通过努力掌握变成舒适区。恐慌区就代表真的超过你的能力了,你实在是hold不住,那算了吧,因为这件事情只会让你感到好恐慌,会让你怀疑自己到底有没有这个能力,所以呢刻意练习的时候,应该在这个学习区练习。比如说一个菜鸟啊,你想提高自己的演讲能力,那么熟人之间的私下交流就是你的舒适区,在几千、几万人面前演讲就是你的恐慌曲,那么这两个区就是对自我提高没有意义和价值吗。那么你在几十个人面前练习,那这个区域就叫做最好的学习。
第三步叫做思,行动之后啊你要对这个行动效果进行总结,也就是思考。这个思考可以分两个阶段,第一叫反思,那反思呢是为了改进,通常有两个方法。第一种呢是你可以给别人讲授。或者是模拟给别人讲授,倒逼你自己完善整个知识体系,便于理解透彻,形成完整的结构。
另外一种方法呢就是从失败当中学习,意识到这个失败之后可以分析哪里出了问题,然后修正、改进,从失败当中学习的最大障碍其实是心理问题,就是你不愿意承认失败,那这是人性。因为人们在失败之后,往往会潜意识的逃避,不愿意承认,或者说把这个责任呢推卸给其他人。心理学当中有个专门的词儿叫做基本归因错误,所以呢在遇到困难之后,再遇到失败以后,一定要冷静客观的分析到底是哪里不对,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从失败当中学习才是最关键的。第二步,反思的过程叫做在创造,就是理解和应用之后,有了心得和体会,可以把学过的知识和理论进行。即组合或者创造,那么一个严谨的理论往往只适用于有限的场景,那么你找了之后,要把它稍作改造,用在别的地方就是一种再创造。最后提示小伙伴们还要注意两点,第一,寻找资源的能力可以让你事半功倍。什么叫做寻找资源啊?那么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就是你某件事情经历过以后,你半天也想不通,但是一个有经验的前辈可能一句话就把你点醒了,那么学习的时候也是这样子的,每一个环节你都可以尝试着寻找有帮助的资源,那这个资源可以指的是前辈的指点,那网上的经验帖子让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个要注意的是就是形和思是最关键的环节,其实目前互联网资讯都已经那么发达了,你要知道一件事情是非常简单的,就好比说你要知道定投基金是什么,你要知道重疾险是什么,或者说你要知道区块链是什么,真的太容易了,任何你想知道的马上就可以在穷奢极欲的公众号上了解,关键是在于行和思考,却很少有人能做到。
上一篇 : 2023 重启搁置的计划之注册监理工程师考试
下一篇:21天暑假英语学习计划!